《三國志戰略版》赵云带掣刀斫敌+纵兵劫掠及主流震慑分析
《三國志戰略版》主流震懾怎麼玩?在三國志戰略版的遊戲中,很多小夥伴不知道《三國志戰略版》主流震懾怎麼玩?今天小編針對這個問題做了這篇攻略,詳細內容我們來看一下。點擊下載:三國志戰略版>>>
一、戰法簡介
新戰法:掣(che)刀斫(zhuo)敵,跟縱兵劫掠的效果非常相似,是其進階版本。兩個戰法就效果來說,同樣是35%幾率的主動瞬發戰法,同樣是造成1回合震懾效果,不同的是掣刀斫敵在輸出傷害上更高一些,對隊友的輸出也有增幅。
而縱兵劫掠是一直以來飽受好評的A級戰法,那么這兩個戰法一起用的話會怎樣呢?一起來看看分析。
二、沖突分析
震懾效果,不刷新,重複施加會導致沖突失效,所以掣刀斫敵、縱兵劫掠,同時帶會有什么效果?會因為沖突而難以一起使用嗎?
我們看幾個數字。
A.震懾能力:
1.單回合都不發動:(1-35%)*(1-35%)=42.25%
2.單回合至少發動一個:1-42.25%=57.75%
3.單個戰法格的震懾效率:57.75%/2=28.87%
4.已震懾1個,下一發再擊中這個的概率:33.3%
結論:同時攜帶這倆,會讓我方陣容單回合造成震懾的能力提高到57.75%,單個戰法的震懾效率從發動率的35%降低到平均效率的28.8%,並且連續震懾同一個的概率不高。
B.沖突情況:
1.單回合同時發動:35%*35%=12.25%
2.單回合同時發動,並且命中同一個敵人導致沖突:12.25%/3=4%
3.上面的單回合,其實也可以看作“連續判定2次”,而不一定要局限在單回合以內。
結論:實際上,這兩個戰法單回合很難同時發動,再同時命中同一個敵人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。更多的情況是,這兩個戰法互換著連續控制。
總結:所謂沖突微乎其微,而實際上大大提高了掛給對方震懾的效率。如果要同時帶這兩個戰法,個人推薦是趙雲來攜帶,自帶洞察的趙雲,帶上這兩個戰法能保證最大限度地產生震懾效果。
三、頭部震懾對比
把幾種震懾效果好的戰法,放到一起分析對比一下,以下的震懾效率,均按“單回合至少震懾1人的概率”來算。
0.掣刀+縱兵
二者合一,總計提供58%的震懾效率,單個戰法的震懾效率為29%。
1.陸遜
陸遜的震懾人數,是不定的,可能施加給敵方0-3人,取決於灼燒人數跟被焚營的次數,對單人的震懾幾率是:50%*30%=15%,但實際上是隨著灼燒人數產生變化,假設按極限情況,敵方3人永遠灼燒,那么至少震懾1人的概率是32.85%,也就是說,陸遜的震懾效率在0%-32.85%之間。
2.張角
張角的震懾效率比陸遜就高多了,不過問題是戰法需要准備,因此張角的效率需要除以2,才等於別人單回合的效率,約是18.7%。如果算上天公、沙暴、水攻,這個值會無限接近45%/2。而兵書疾戰突圍有20%幾率跳過准備,因此張角的震懾效率在18.7%-27%之間。
3.關銀屏
關妹的效率應該是最高的,有踩踏馬、青州兵的情況下,虎嗔基本上是戰法發動,就能快速疊滿,因此除了一些疊不滿的情況效率為0%,其他情景下的震懾效率就是發動概率為60%。
4.程普
程普很顯然就是35%,不受傷害時為0%。
5.橫掃千軍
橫掃千軍的判定方式跟陸遜如出一轍,同樣是一個debuff前提,加一個概率判定。我們也同樣假設敵方3人都被繳械、計窮,來計算峰值。這裏的震懾效率是0%-26.3% 。
6.臥薪嘗膽
雖然傷害不如橫掃,但比橫掃的震懾能力更強、更穩定,約19.7%-42.2%。
7.焰逐風飛
有意思的來了,除了掣刀斫敵、縱兵劫掠之外,焰逐風飛也是一個35%幾率的戰法(也是震懾效率)。那么這三個戰法其實也可以巧妙地放在同一個陣容裏,會再度拔高陣容總體的震懾能力,雖然沖突概率也會增加一些、平均單個戰法的震懾效率也降低到24.2%,但是隊伍的控制能力會大幅提升達到72.5%,再加上這三個戰法本質上還是一個輸出,震懾是附加效果,因此組合搭配還是值得考慮的。
8.總結
通過上面對主流震懾能力分析,會發現震懾效率達到20%都算是不錯的戰法了,而達到30%就算非常高了,比如陸遜。而一些穩定提供35%效率的:程普、掣刀斫敵、縱兵劫掠、焰逐風飛,更是控制戰法中的翹楚。至於關妹,高達60%的效率,更是震懾能力中的霸主。
其他一些沒提到的不是主流,一筆帶過:比如顏良30%、鄧艾50%、SP呂蒙17.5%-35%、不辱使命12%、威嚇40%(無傳承)。
四、戰法兌換
掣刀斫敵需要4個橙卡來獲得,見下圖。
看起來代價很高,實際也是值得的。最表面的一個原因,就是傷害更高於縱兵劫掠,對滾雪球是有幫助的。而更深一層,咱們是可以兩個戰法都用的,甚至多個戰法組合,效果也是非常好的,具體原因上文已經分析過了。